月亮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,这些名称通常与月亮的形状和亮度变化有关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月亮名称:
1. 新月:月亮刚开始出现,形状像一条细细的弯钩,几乎看不见。
2. 蛾眉月:新月之后,月亮的形状逐渐变圆,但仍然很细,像蛾的眉毛。
3. 上弦月:月亮大约在月初的晚上出现在天空的右侧,形状像一把弓。
4. 盈凸月:月亮继续变圆,亮度逐渐增加。
5. 满月:月亮完全圆,亮度达到最高,通常出现在农历每月的十五左右。
6. 亏凸月:满月之后,月亮开始变圆,亮度逐渐减少。
7. 下弦月:月亮大约在月底的晚上出现在天空的左侧,形状像一把弓,但方向相反。
8. 残月:月亮逐渐变细,亮度继续减少,直到再次成为新月。
这些名称在中国古代的农历中尤为常见,而现代天文学中则更多地使用“朔望月”等术语来描述月亮的周期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