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案名称:《珍惜劳动成果》
课时:1课时
年级:大班
教学目标:
1. 知识目标:了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,认识到劳动的价值。
2. 能力目标: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,培养节约的习惯。
3. 情感目标:培养热爱劳动、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。
教学重点:
1. 理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。
2. 学会珍惜劳动成果。
教学难点:
1. 将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。
教学准备:
1. 多媒体课件,展示劳动场景和成果。
2. 劳动成果展示区,如学生手工制作的物品、绘画作品等。
3. 故事《小蚂蚁和大象》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
1. 教师通过提问:“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什么是劳动成果吗?”引发学生思考。
2.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劳动成果。
二、主题活动一:了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
1.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,展示农民伯伯种地、工人叔叔造房子的场景。
2. 学生观看后,讨论:“这些劳动成果是怎么来的?”
3. 教师总结:劳动成果是大家辛勤劳动的结果。
三、主题活动二:感受劳动的价值
1. 教师讲述故事《小蚂蚁和大象》。
2. 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小蚂蚁和大象,思考为什么小蚂蚁要珍惜粮食。
3. 教师总结:劳动成果是宝贵的,我们要珍惜。
四、主题活动三:珍惜劳动成果,从我做起
1.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: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劳动成果?
2.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,如节约用水、用电,不浪费食物等。
3. 教师总结:珍惜劳动成果要从自己做起,从小事做起。
五、实践活动
1.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内的劳动成果展示区。
2. 学生欣赏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,感受劳动的乐趣。
3.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:这些劳动成果是谁制作的?我们应该如何珍惜?
六、总结与反思
1.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,总结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。
2.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。
3. 教师强调:珍惜劳动成果是每个人的责任,希望大家都能做到。
教学延伸:
1. 家园共育:家长协助孩子在家中实践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。
2. 社会实践:组织学生参观农场、工厂等,了解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。